灭火器的内在质量-即安全性能和使用性能是关键,介绍如下:
一、灭火器的喷射时间
灭火器扑救火灾是否成功,除了发现火灾时间早、操作人员经过培训因素外,喷射灭火剂的强度(一般以每秒喷出灭火剂的重量为单位)也是决定灭火能否成功的关键。因为喷射强度越大、瞬间喷出的灭火剂越多,发挥的灭火效能越高,灭火越迅速。但喷射时间过短,不利于灭火操作。
二、灭火器筒体的壁厚
按照压力容器设计原则,灭火器筒体属于薄壁容器,其较小壁厚计算是根据60℃时的较大工作压力、选用材料的强度、灭火器的直径、焊缝质量等因素来决定的,另外还需考虑长期使用灭火剂对筒体腐蚀影响需增加的腐蚀容f;原材料厚度的偏差;生产工艺造成厚度的减薄等,然后才能决定所选用材料的厚度。
三、喷射剩余率
因此在灭火操作时,灭火器内的大部分灭火剂都能喷射出来。能发挥其灭火效能满足国家标准对灭火级别这一使用性能的要求。这就必须使灭火器内灭火剂在全部喷出的瞬间,筒体内仍能保持一定的压力。因此我国科技人员科学而合理地分析研究了各类灭火剂的物理特性、灭火剂在喷放过程中流动状态,并根据灭火器设计工作压力及喷射系统零件设计参数.精确计算出各类型每种规格的灭火器其驱动气体容积与灭火剂体积的比例,充分发挥了每具灭火器的较大使用性能。使每具灭火器其喷射剩余率都大大低于国际规定值。
接下来为大家整理出来24种发生火灾时的正确自救方法:
火警:119
1、正确使用“119”电话:
报警时,首先要沉着冷静,不要心慌,一要讲清楚起火单位、地址、燃烧对象、火势情况,并将报警人的姓名、所在的电话号码告诉消防队,以便联系。
报警后,本人或派人到通往火场的交通路口接应消防车;二要早报警,为消防灭火争取时间,减少损失。
2、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有:
放火、电气、违章操作、用火不慎、玩火、吸烟、自燃、雷击以及其它因素如地震、风灾等引起。
3、火灾:即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并造成一定危害的燃烧现象,称火灾。
4、按燃烧物质及特性,火灾分为A、B、C、D四类:
A类,指可燃固体物质火灾;
B类,指液体火灾和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c类,指可燃气体火灾;
D类,指可燃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锂、铝合金等物质的火灾。
5、应根据不同类型火灾选择不同灭火剂:
①扑救A类火灾应选用水、泡沫、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剂。
②扑救B类火灾应选用干粉、泡沫灭火剂。扑救极性溶剂B类火灾不得选用化学泡沫灭火剂、抗溶性泡沫灭火剂。
③扑救C类火灾应选用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剂。
④扑救D类火灾选用7150灭火剂以及砂、土等。